關于辦公空間設計,我們已經看到過不少好案例。盡管諸如 Airbnb的“溫馨豪宅”、Candy Crush的卡通王國和LinkedIn的美式復古風辦公室等仍被不少人視為“別人的辦公室”,仿佛遙不可及,但身處不斷成長的城市中,員工對辦公環(huán)境漸漸抱有越來越高的期待。

公司對辦公室(設計)的觀念也在變。一家公司在規(guī)劃辦公室時已經不局限于只考慮“怎樣用最低的成本實現(xiàn)完整功能”“這個地方能裝下多少人”一類基本問題,而是會去思考工作場所如何能提升專注度和創(chuàng)造力,并促進大家共同協(xié)作。老板更加舍得對改善辦公環(huán)境進行投資了。
不過,要幫助公司流暢運轉而且更具競爭力,設計辦公空間時需要考慮很多因素——有些因素我們可能從未注意到它們如此重要。全球最大的
辦公室家具設計公司之一Steelcase 此前曾做過調研報告,指出公司的文化背景、員工的年齡段及身體健康狀況等,都值得加以關注。
最近,Steelcase 又發(fā)布了一篇新報告,報告認為目前成長型市場(以中國和印度為例)發(fā)展得很迅速,但也無可避免地遭遇更復雜的商業(yè)環(huán)境,很多公司正在慢慢轉型,而辦公空間的設計也應該順應這樣的轉化。報告提醒我們多去理解(員工)不同的工作內容和不同的公司形態(tài)。
在看這份報告說了什么之前,我們想先簡單地介紹Steelcase 這家公司,一個家具公司對辦公場所做深入研究并發(fā)表調研報告,也是順應
辦公室設計觀念變化所做的轉變。
Steelcase 原本主要開發(fā)高科技家具產品,但后來他們意識到,當商業(yè)現(xiàn)狀變得更移動化和全球化,人們的辦公需求隨之變化,只有空間而非產品的改變才能滿足人的需求,于是業(yè)務逐漸延伸到辦公場所咨詢和空間規(guī)劃服務。他們也會定期對不同公司的工作場所、工作方式進行調研,并發(fā)布相關報告。
作為家具公司,做這方面研究的目的之一在于,如果研究成果能夠幫助客戶重新思考自己的工作方式,從而提高工作效率與產出,這反過來同樣益于Steelcase 的市場推廣和提升品牌價值。
“我們研究的核心就是人,或者說工作中的人。如果能夠理解影響員工工作表現(xiàn)的因素和實際活動,那么就能設計出解決方案來幫助他們更好地工作。當然有很多方式可以幫到他們,但我們的辦公空間解決方案所考慮的核心是,如何提高員工的敬業(yè)度、健康、協(xié)作、創(chuàng)新能力等等。”Steelcase 亞太區(qū)Work Space Futures 研究項目經理Elise Valoe 告訴《好奇心日報》。
這次《成長的市場》報告就是 Elise Valoe 帶領的研究團隊歷時一年多,走訪、考察中國、印度共20 多家公司之后所得出的研究成果。
研究團隊先給出了這樣幾組數(shù)據(jù):未來十年內,中國的城市人口新增4 億;十五年內,中國和印度的中產階級人數(shù)將接近8 億人。2010-2030 年,勞動力人口增加一千萬。同時,為了適應發(fā)展,從 2005 到2025 年,中國每年應該增加16-19 億平方米的建筑面積。
這些數(shù)字意味著在迅速發(fā)展的同時,兩國公司還面臨環(huán)境變化更多、各類資源仍然缺乏等問題。以飆升的中產階級人數(shù)為例子,十五年之內中印兩國的中產階級多為 80、90 年代生人,他們比父輩更習慣于蓬勃發(fā)展的消費市場,并且,渴望變革。又比如,員工規(guī)模擴大,公司將面臨新增辦公空間的壓力,員工的工作也更復雜,涉及更多不同背景甚至跨地域的員工一同協(xié)作。
當辦公空間需要不斷應對這些新變化所帶來的新要求,Steelcase 的報告向中國、印度公司提出的建議是:理解了公司的形態(tài)才能夠設計出更具競爭力的辦公環(huán)境。
他們將企業(yè)組織劃分為任務型組織(task based)、流程型組織(process based)、職能型組織(functional based)、綜合型組織(又稱矩陣型組織,matrix based)四類,并指出要有針對性的空間策略,依照公司的具體形態(tài)來進行辦公室規(guī)劃。
而無論這其中的哪一類,想在變化中獲得成功的公司,都要做到高效決策,建起可靠信任的關系,成員之間能快速主動地學習。這也是辦公室設計所要實現(xiàn)的實際目標。